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今年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对标国内一流、省内先进营商环境改革举措,依据淮南市《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2021版》,牵头起草了《淮南市优化营商环境88条(2021版)》(以下简称“88条”)。
8月20日,淮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办公室三级调研员许伟,就“88条”制定背景、起草过程、主要内容和保障举措等进行了全面解读。
许伟在制定背景中介绍,近年来,淮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今年2月1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高位推动,统筹部署,明确提出:“要坚持不懈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升竞争力。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突破口,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加快打造便利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据介绍,自2019年起,淮南市已连续3年出台《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聚焦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报建、获得电力等20个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对标国内一流、省内先进,学习借鉴沪苏浙创新举措,全力持续提升全市营商环境。推出了“企业开办零成本”“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零证办电”“水电气联动过户”等一批提升举措,解决了一批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20年在全省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中跻身全省先进位次。
今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落实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面对贯彻落实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要求,依据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2021版)》,淮南市政府办公室对标国内一流、省内先进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制定了淮南市《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2021版》,并提炼出台了淮南市的“88条”。
在起草过程中,许伟介绍,今年3月4日,淮南市政府办公室将省《方案》转发市12家营商环境指标牵头单位,要求各牵头单位立即组织开展学习研究,对标国内、省内一流,充分吸纳借鉴国家、省营商环境评价总结提炼的国内先进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对标对表省《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要求,结合淮南实际,按照不低于省级目标标准、早于省要求完成时限的原则,编制《淮南市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2021版》,最大限度精简办理环节、压缩办理时限、压减申请材料。各项指标都要力争在全省争先进位,已是全省先进水平的要力争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4月至5月上旬,淮南市政府办公室同牵头单位对营商环境牵头单位报送的方案初稿进行逐项梳理核对,多轮修改完善后形成征求意见稿。经征求各县区园区、市有关单位以及市政府分管领导等意见,按反馈意见作了修改完善,形成淮南市《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2021版》(送审稿),经市政府同意后,于5月28日印发实施。从市《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2021版》中提炼出“88条”改革提升举措,并将完整版的《淮南市优化营商环境88条(2021版)》及时公布在淮南市人民政府网站上。
在总体框架上,淮南市的“88条”在编写上主要以省《方案》确定的20个营商环境指标为指导,各指标提升内容原则上与省《方案》保持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融入国内省内先进举措。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报建、获得电力等20个方面共88条内容,突出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以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系列决策部署为引领,对标国内、省内标杆城市创新做法,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切实以思想破冰推动改革破局,努力推动全市营商环境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纵向提升情况上,淮南市的“88条”与2020年相比,20项指标均有所提升,主要是进一步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成本。
例如,企业开办方面:在实现一日办结的基础上,实现0.5日办结0成本,推广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电子发票应用。
办理建筑许可方面:全面推进分级分类管理,对政府投资城市基础设施等7类项目打造不同的审批流程、方式,围绕“拿地即开工,交房即办证”改革目标,实行“一张表单”、超时默认制,落实“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要求。政府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工业类工程建设项目压缩至30个工作日以内,实施“标准地”改革的小型社会投资低风险类工程建设项目压缩至16个工作日以内,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设项目压缩至40个工作日以内,其中装修装饰类、加装电梯类项目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
获得电力方面:小微企业用户,办理环节压缩为2个环节,办理时间由11个工作日压减至不超过4.5个工作日。10kV普通用户,取消设计审查和中间检查,办理环节压缩为4个环节,办理时间由13个工作日压减至不超过6.5个工作日,其中行政审批时间由5个工作日压缩为不超过2个工作日。
纳税方面:纳税人年度纳税时间由110个小时压缩至100小时以内、纳税次数由6次减少至4次,基本实现企业办税缴费事项全部网上办理,实现个人办税缴费事项全部掌上可办。主要限时办结业务办理时间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时限基础上再压缩20%。
不动产登记方面:在实现线下“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基础上,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推行“无纸化”办结,税费“一卡(码)清”缴纳,免收企业转移登记费550元。
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方面:将信用机制引入政府采购领域,对履约好、信用佳的中小微企业,减免履约保证金,取消招标文件收费。持续推进电子担保保函在招标投标领域和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全面应用,降低企业投标及履约成本。
在横向对标上,经对标沪苏浙等国内一流及合肥、滁州等省内标杆,淮南市“88条部分指标较省《方案》内容要求更高。一是对标杭州市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综合测绘,实行“多测合一”,统一技术标准,强化中介机构管理,设立线下“多测合一”窗口。二是对标江苏省南京市着力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场景,持续深化“皖事通办”平台应用,围绕“出生一件事”“校车使用许可一件事”“用电一件事”“人才就业一件事”等10个场景,推深做实“一件事一次办”。从企业和群众“办成一件事”角度出发,推进更多“一件事一次办”,推动实现“政府一个平台推服务、群众一个平台找政府”。三是对标浙江省杭州市优化水电气报装,供电企业推进用电报装方案设计一体化,压减现场勘查时间。对低压小微企业及开挖城市道路和临时占用绿地长度小于等于200米的10kV普通用户实行告知承诺制。依托“皖事通办”平台,实现居民用户“刷脸办电”,企业用户“一证办电”;供水、供气企业主动上门对接用户需求,提前进行外部管线设计建设,收到用户申请,即可完成接通。用水、用气等公共服务领域采用“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在线办理、限时办结”,实行水、气接入外线工程占破路许可、绿化许可、伐移树木许可、城市道路路政许可和规划许可等环节并联审批。
许伟就淮南市优化营商环境“88条”保障落实表示,市委、市政府首先要强化组织领导,促进工作落实举措。要求各县区、市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及时定期听取本单位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分管负责同志积极主动作为,提前研究谋划、加大协调力度、部署推进有关工作。借鉴先进运作模式和各地成功经验,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运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开展集中学习培训活动,加强业务指导和交流,确保如期完成各项任务,实现预定目标。
二要注重统筹联动,加强督查调度。各提升行动成立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组。组长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副组长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如遇紧急、重大事项,及时提请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按季梳理责任清单、目标清单、问题清单。市政府办公室(市营商办)及时汇总各提升行动贯彻落实推进情况,跟踪问效、督促落实。排名靠后的指标牵头单位、县区在每年初全市性大会上表态发言。提升行动贯彻落实推进情况纳入市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三要推进思想解放,提升创新能力。对标全国、全省标杆城市,依法依规不断探索创新,推出更多务实管用的先进举措。打造营商环境“单项冠军”,积极探索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对营商环境指标达到全国、全省一流以及受到全国、全省表彰、认定的单位,在市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予以加分。
四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通过网站、广播电视、“两微一端”、融媒体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对提升行动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公众知晓率。通过新闻发布、专题采访、跟踪报道等方式,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许伟表示,全面落实淮南市“88条”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系列决策部暑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抓手,淮南市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挑重担的责任感,以实际行动创优营商环境,为加快推动淮南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沈玉楼)